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长三角东风劲吹 嘉兴勇猛精进

  自去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劲吹,地处核心区位的嘉兴勇猛精进,奋力争当一体化发展先锋,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身处长三角战略要冲,作为红船起航地的嘉兴首次进入国家战略核心区,迎来无与伦比的时代红利。“失去一个机遇,可能就会错失一个时代!”嘉兴以这样的紧迫感抢抓机遇,追梦奔跑。看,超百亿项目纷纷落地,重大工程全面铺开,城乡面貌加速刷新,民生红利不断释放……嘉兴全力以赴,真抓实干,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热点效应”不断发酵。

  历史对嘉兴的垂青,前所未有;嘉兴抢抓机遇谋发展的热度,亦前所未有!

  广学深谋,按下融入一体化“快进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26个城市百舸争流,奋勇争先,全力以赴积极融入一体化发展。

  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为嘉兴擘画了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宏图。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省委书记车俊就来到嘉兴,提出了“五个新作为”、“三个聚焦”要求,我市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谋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工作。

  市委书记张兵于年前,就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作为嘉兴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号召全市上下以“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决心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

  今年初以来,我市先后三次组建高规格党政代表团,分赴上海、合肥、苏州、南通等地考察取经,其中5月9日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考察学习,得到了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的会见。

  7月23日,嘉兴市委召开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确定了“12410”路线,为我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理清了思路。“1”即提高站位,全力推进首位战略;“2”就是要扛起“桥头堡”和“门户”两大历史使命;“4”就是“三城一地”的城市发展定位,即打造长三角南翼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践行新发展理念示范地;“10”即“十大抓手”,即聚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高能级产业平台、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高能级城市平台、高能级交通物流枢纽、高能级开放平台、高能级营商环境、高能级生态“绿心”、高能级文化文明高地和高品质民生福地。

  路线既定,未来蓝图呼之欲出。到2021年,嘉兴将以“三年大变样”的崭新形象迎接建党百年;到2025年,全市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事实上,我市已经朝着这一目标迅速迈进。今年初以来,我市围绕实现市场规则、政府办事规则与上海“两个无差别”,把上海“一网通办”、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等创新举措与“最多跑一次”改革集成推进,在全国首创跨省政务服务异地可办,在全省率先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南湖区与吴江区实现54个政务项目同标准审批;嘉善和青浦、吴江破题营业执照“长三角一体化”跨区通办,30个事项与G60科创走廊城市实现“一网通办”……一系列落地见效的创新举措在嘉兴迅速展开,一体化发展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创新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高质量是一体化终极目标,同样也是一体化进程的核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嘉兴积极发挥创新驱动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大平台支撑大产业。围绕嘉兴高铁南站周边50平方公里区域,按照“站、产、城三位一体”思路建设,首期投资项目新加坡22世纪未来城已与新加坡企业联合体签订合作意向;重点打造21个“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平台整合提升工作全面推进,中新嘉善智能传感产业平台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产业专项基金;20个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与上海有关开放创新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全面战略合作。一大批重大科创载体和产业平台在嘉兴落地,承载起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期望,成长为嘉兴高质量发展活跃“增长极”。

  大平台带来大项目。7月23日,市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当日中午,嘉善县举办了“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更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暨智洐物联网科技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本次活动共统筹谋划实施122项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2078亿元。

  今年2月,平湖迎来长城汽车整车基地百亿项目签约,总投资110亿元;6月,迎来中意直升机生产项目,总投资128亿元。短短半年间,形成了海陆空三个领域都有百亿级项目为引领的新格局。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新签约超百亿元项目13个,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5个,均列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20.11亿美元、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20.14%、创历史同期新高;引进长三角区域内资项目102个,实到内资194.88亿元;通过上海引进外资企业75个,实到外资7.5亿美元。

  大项目引来精英人才。今年初以来,按照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部署要求,我市不断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加大引才育才力度,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才净流入率进入全国前十,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四。

  这背后,是被称为嘉兴史上最强人才新政的“2.0版人才新政”的出炉;是《关于深化推进“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的实施办法》《嘉兴市本级硕博人才倍增计划实施细则》等一批政策配套供给;是一系列活动的相继开展。

  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嘉兴创新设立全省首个“城市人才日”,启用全省领先的人才创业创新综合体“智立方”,建设“一楼三园”等服务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工程,“星耀南湖·精英峰会”提升为中国浙江“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成为服务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标志性活动。启用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常态化举办全球科创项目集中路演,为长三角城市特别是省内兄弟地市提供项目展示、资源对接、人才招引、落地孵化等优质服务。

  今年上半年,全市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申报实现倍增,其中“省千”申报330人、列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02%,省领军型团队申报30个、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长131%,省级海外工程师申报83人、列全省第一、同比增长113%;新增“国千”专家45名,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四,每万名从业人员人才资源数列全省第三;嘉兴学院全职引进了首位海外院士。

  民生幸福,构筑互通互融“邻里圈”

  长三角居民比邻而居,城市间互通互融打造“邻里圈”,为民生幸福铺就一体化底色。

  互通互融,交通是基础。轨道交通方面,嘉兴接轨上海的“一号工程”——沪嘉城际轨道交通,年内将启动先行工程;航空港口方面,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可研报批已进入国家发改委评审阶段,力争在建党百年前投入使用,嘉兴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持续深化,联合联运优势进一步凸显;公路公交方面,今年新开工建设3条省际“断头路”,继续优化嘉善、平湖两地与上海7条毗邻公交对接,谋划推进毗邻公交向江苏省延伸。

  互通互融,“一卡通”是最好的智慧载体。我市医保卡全面接入省内异地和长三角异地直接结算系统,已实现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省内其他10个地市496家定点医疗机构,以及上海217家定点医疗机构实时刷卡结算,我市44家纳入省内异地就医定点范围,接入长三角异地系统的定点医疗机构从去年4家增至45家,市域异地就医“一卡通”实现全覆盖。也就是说,嘉兴人拿着嘉兴的医保卡,可以实现在上海就诊实时结算;长三角居民拿着各自的医保卡,可以在嘉兴实现就诊实时结算,人员流动的医疗桎梏进一步打破。

  另外,教育方面合作共享同样深入推进。嘉兴学院加快“嘉兴大学”创建步伐,与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合作办学,目前市本级国际化学校(含在建)3所。

  旅游方面,红色旅游便民共享。我市深化与上海等长三角城市文化旅游合作,重点推动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串点成线,打造“重走一大路”的红色旅游品牌,与G60城市开展“玩转G60畅游长三角”主题活动。

  抓大机遇者得大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嘉兴主动担当的战鼓已经擂动:站在新起点上,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嘉兴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努力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859
收藏
分享